![]() |
![]() |
·Y两优1号(Y优1号) | |
---|---|
亲本来源:Y58S(♀) 93-11(♂) 选育单位: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完成人:邓启云 品种类型:籼型两系杂交水稻 适种地区:海南、广西南部、广东中南及西南部、福建、重庆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苏、河南南部 左边有品种系谱树,单击+号可以逐步展开;如果未显示+号,可能由于网络拥挤,请刷新或关闭本页重新打开...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Y58S与9311配组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稻组合(龚亚丽等, 2009) |
·2015年广东审定,编号:粤审稻2015047(信息来源:广东省农业厅公告2015年第14号) | |
---|---|
育种者: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:Y 特征特性:感温型两系杂交稻组合。晚造平均全生育期 产量表现: 栽培技术要点: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。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:Y两优1号为感温型两系杂交稻组合。晚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粤晶丝苗2号长 |
·2013年国家审定,编号:国审稻2013008 | |
---|---|
选育单位: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:Y5 特征特性: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。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,全生育期平均 产量表现: 栽培技术要点: 审定意见: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适宜在云南、重庆(武陵山区除外)的中低海拔籼稻区、四川平坝丘陵稻区、陕西南部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。稻瘟病重发区不宜种植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 |
·2008年国家审定,编号:国审稻2008001 | |
---|---|
特征特性: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。在华南作双季早稻种植,全生育期平均1 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,全生育期平均 产量表现: 2 栽培技术要点:1.育秧:适时早播,秧田每亩播种量 审定意见: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在华南作双季早稻种植时,熟期较迟,产量较高,高感稻瘟病,中感白叶枯病,感褐飞虱,中感白背飞虱,米质较优;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时,熟期适中,产量较高,高感稻瘟病,感白叶枯病,米质较优。适宜在海南、广西南部、广东中南及西南部、福建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,以及在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(武陵山区除外)和福建北部、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、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。 |
·2008年重庆引种,编号:渝引稻2008001 | |
---|---|
特征特性:该组合属中籼迟熟两系杂交水稻。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 稻瘟病抗性:综合评价 米质主要指标:糙米率 产量表现:两年区试, 栽培技术要点: |
·2006年湖南审定,编号:湘审稻2006036 | |
---|---|
特征特性:该品种属两系杂交迟熟中籼,在我省作中稻栽培,全生育期1 产量表现:2 栽培要点:4月上中旬播种,每亩秧田播种量 审定意见:该品种达到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该品种高感稻瘟病,抗寒能力一般。适宜在我省海拔 |
·新品种权申请或公告信息 | |
---|---|
申请日:2005年3月4日 申请号:20050157.7 申请公告日:2005年7月1日 申请公告号:CNA002033E 授权日:2008年9月1日 品种权号:CNA20050157.7 授权公告日:2008年9月1日 授权公告号:CNA001753G 培育人:邓启云 品种权(申请)人: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品种权(申请)人地址: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(410125) 代理公司:北京中农恒达植物品种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公司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6号锦秋知春花园3座2401室(100088) 代理人:万宜珍 | 本申请品种是以Y58S为母本,以扬稻6号为父本配组杂交而成的杂交种。 |
·参考文献 |
---|
1. 朱坚, 石丽红, 田发祥, 霍莲杰, 纪雄辉 不同施氮量对超级稻Y两优1号碳氮积累特性的影响 杂交水稻, 2012, 27(5): 72-76 |
2. 屈楚顺, 陈胜平, 李春萍, 张蓉, 侯月红, 彭既明 永定区超级杂交中稻“种三产四”丰产工程示范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, 2012, 27(3): 47-48 |
3. 张艳贵, 宋忠华, 周玉, 宁金花, 沈迪 不同测定时间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 杂交水稻, 2011, 26(5): 58-59 |
4. 李陶义, 吴春红, 李定国 Y两优1号在嘉禾县豆—超级稻连作模式示范中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, 2011, 26(3): 42-43 |
5. 罗连光, 田昌, 颜应成, 刘朝晖 无机肥配施生物有机肥对超级稻Y两优1号产量及碳氮代谢的影响 杂交水稻, 2011, 26(1): 61-64 |
6. 周继勇, 陈红怡, 肖层林, 刘爱民, 肖为一, 易图华 两系杂交水稻Y两优1号母本直播制种特性初步研究 杂交水稻, 2010, 25(6): 31-34 |
7. 王晓玲, 许凤英, 马国辉, 田小海, 刘昊 不同剂型和用量立丰灵对Y两优1号抗倒性和产量的影响 杂交水稻, 2010, 25(6): 44-47 |
8. 武美燕, 田小海, 蒿若超, 马国辉, 王晓玲, 汤海涛, 龙继锐 不同类型复合肥料对超级杂交中稻Y两优1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杂交水稻, 2010, 25(5): 45-47 |
9. 周继勇, 肖层林, 刘爱民, 肖为一, 易图华, 青先国, 刘建兵 两系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母本直播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, 2010, 25(1): 28-30 |
10. 李学武, 鲁亚军, 郑明川, 熊振建, 李玉琴, 李春兰 超级稻Y两优1号不同栽培方式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比较研究 中国稻米, 2010, 16(1): 52-53 |
11. 梁海军 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在湖南祁阳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, 2009, 24(4): 43-44 |
12. 龚亚丽, 鲁克有, 王胜宝, 刘铂, 周凯, 龚亚茹 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在陕西汉中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, 2009, 24(5): 50-51 |
13. 雷贵明, 秦守旺 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在广西灵川县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, 2008, 23(3): 51,71 |
14. 唐茂军 两系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在桂林市的种植表现和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, 2008, 23(4): 49-50 |
15. 李杰, 谭保钦, 曹庆华, 李文祥, 凌霜云, 邓启云, 彭既明 两系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在湘中作“一季稻—再生稻”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, 2008, 23(4): 51-53 |
16. 马国辉, 龙继锐, 戴清明, 周静 超级杂交中稻Y两优1号最佳缓释氮肥用量与密度配置研究 杂交水稻, 2008, 23(6): 73-77 |
17. 龙继锐, 马国辉, 周静, 宋春芳 缓释尿素对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生长发育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杂交水稻, 2007, 22(6): 48-51 |
18. 贺才明, 刘青桂, 刘思乡, 谢高红, 蔡冬华 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平衡施肥技术研究初报 杂交水稻, 2007, 22(2): 48-50 |
19. 朱校奇, 邓启长, 李杰, 邓启云 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“头季稻-再生稻”示范表现及关键技术 中国稻米, 2007, (4): 53-55 |
20. 陈星霏, 李步勋, 易振华, 张岚 两系超级杂交水稻新组合Y两优1号优质高产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, 2006, 21(6): 40-42 |
·据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历年汇编数据统计,该品种1982年以来累计推广超过3997万亩. | |
---|---|
单年推广面积,略... |
·以上信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科技信息中心提供(未经允许,不得复制) |
---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