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![]() |
·中浙优1号 | |
---|---|
亲本来源:中浙A(♀) 航恢570(♂) 选育单位:中国水稻研究所;浙江省种子公司 完成人:章善庆; 童海军; 童汉华; 曹一平 品种类型: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适种地区:浙江、湖南 左边有品种系谱树,单击+号可以逐步展开;如果未显示+号,可能由于网络拥挤,请刷新或关闭本页重新打开... 1999年以中浙A与航恢570配组育成的籼型杂交水稻组合(章善庆等, 2005) |
·2012年海南审定,编号:琼审稻2012004(信息来源:琼农字〔2012〕37号) | |
---|---|
选育单位:中国水稻研究所、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引种单位:海南万穗谷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:中浙A×航恢5 特征特性:属籼型感温三系杂交水稻组合。全生育期1 产量表现:2 栽培技术要点:1、适时稀播匀播,培育多蘖壮秧:在海南作晚造种植应在6月中下旬-7月上旬播种,亩用种量插秧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:经审核,该品种符合海南省水稻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全生育期 |
·2011年贵州审定,编号:黔审稻2011005号 | |
---|---|
品种来源:贵州油研种业有限公司引进,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不育系中浙A与恢复系航恢 特征特性:迟熟籼型三系杂交稻。全生育期1 产量表现:2 栽培技术要点:1、适时播种、适龄移栽:该组合播种至抽穗的历期较稳定,适时播种至关重要。在贵州省作单季种植一般 适宜种植区域:贵州省中籼迟熟稻区种植,稻瘟病和秋风常发区慎用。 |
·2008年湖南审定,编号:湘审稻2008026 | |
---|---|
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选配,品种来源:中浙A×航恢 特征特性:该组合属三系迟熟杂交中籼,在我省作中稻栽培,全生育期 产量表现: 栽培技术要点:在我省山丘区作中稻栽培,4月上中旬播种,每亩秧田播种量 适宜种植区域:适宜于湖南省海拔 |
·2006年江西引种,编号:赣引稻2006008 品审会已于2010年终止推广 | |
---|---|
·2004年浙江审定,编号:浙审稻2004009 | |
---|---|
申请者:中国水稻研究所、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:中国水稻研究所、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:中浙A×航恢5 特征特性:该组合株形紧凑,叶色深绿,剑叶挺直,穗大粒多,结实率高,丰产性好。全生育期1 产量表现:2 审定意见:该组合株形紧凑,叶色深绿,剑叶挺直,穗大粒多,结实率高,丰产性好,米饭口感软,抗稻瘟病,中抗白叶枯病,制种产量较高,适宜全省作单季稻种植。栽培上注意防止倒伏。 |
·新品种权申请或公告信息 | |
---|---|
申请日:2005年6月2日 申请号:20050319.7 申请公告日:2005年11月1日 申请公告号:CNA002334E 授权日:2009年7月1日 品种权号:CNA20050319.7 授权公告日:2009年7月1日 授权公告号:CNA002231G 培育人:章善庆;童海军;童汉华;曹一平 品种权(申请)人:中国水稻研究所 品种权共有人: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权(申请)人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体育场路359号(310006) | 本申请品种是以中浙A为母本,以航恢570为父本配组杂交而育成。 |
·参考文献 |
---|
1. 黄其椿, 何大福, 黄世礽, 林明龙, 陈同聪, 何万福, 梁玉祥, 农振平 超级稻中浙优1号蓄留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, 2011, 39(31): 19073-19074,19077 |
2. 章善庆, 童汉华, 曹一平, 高誉, 刘美兰 籼型优质超级稻中浙优1号育成的若干启示 杂交水稻, 2011, 26(1): 18-20 |
3. 瞿继忠, 肖振国, 全圣, 金志庚 超级杂交稻中浙优1号在湖南沅陵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, 2010, 25(2): 50-51 |
4. 陈丁红 杂交稻中浙优1号氮磷钾肥适用量试验 浙江农业科学, 2010, (5): 982-984 |
5. 李方勇, 张求军, 陈燕华, 陈跃辉, 谢剑敏, 张勇 杂交稻中浙优1号“3414”肥效试验初报 浙江农业科学, 2010, (4): 784-786 |
6. 蔡小盈, 超级稻“中浙优1号”高产栽培技术 福建农业科技, 2010, (3): 13-13 |
7. 刘伟明, 包祖达 籼型杂交稻“中浙优1号”不同秧龄试验研究 上海农业科技, 2009, (5): 54-54,50 |
8. 章善庆, 唐昌华, 曹一平, 童海军, 童汉华 优质超级杂交稻中浙优1号示范推广现状与展望 杂交水稻, 2008, 23(3): 1-3 |
9. 陈叶平, 周杨, 胡启松, 赵伟明 不同时期播种对免耕直播中浙优1号的产量及米质的影响 中国稻米, 2008, (1): 40-42 |
10. 张跃飞, 王莉娜, 沈文生, 张德全 超级稻中浙优1号在皖南山区的种植表现 浙江农业科学, 2007, (5): 552-553 |
11. 周亚娣 优质杂交稻“中浙优1号”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上海农业科技, 2007, (3): 27-28 |
12. 吕高强[1], 李方华[1], 王妙媛[1], 徐洁章[1], 许德海[2] 中浙优1号的饱粒丰产栽培技术 中国稻米, 2007, (2): 55-56 |
13. 刘伟明, 徐坚 中浙优1号作单季晚稻种植的移栽密度与施氮技术研究 杂交水稻, 2006, 21(5): 50-51 |
14. 项雄, 倪日群, 王铁忠, 陶开战 中浙优1号在温州种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中国稻米, 2006, (5): 21-22 |
15. 屠昌鹏, 黄日贵, 吴宝巨, 余乃鑫 高产优质杂交稻“中浙优1号”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上海农业科技, 2006, (3): 22-23 |
16. 郑加诚, 吴朋喜, 黄文胜 中浙优1号在浙南作连晚种植表现及其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, 2005, 20(4): 41-42 |
17. 吴其褒, 杨巍, 孔亚芳, 柯登寿 中浙优1号在三门县种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, 2005, 20(4): 43-44 |
18. 章善庆, 童汉华, 曹一平, 童海军, 尹设飞, 唐昌华 优质高产杂交籼稻新组合中浙优1号的选育与应用 杂交水稻, 2005, 20(2): 21-22 |
19. 刘森荣, 叶少青, 朱德峰, 张玉屏 杂交稻中浙优1号在不同海拔山区的栽培技术 浙江农业科学, 2005, (3): 211-212 |
20. 张希弟 杂交稻中浙优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中国稻米, 2005, (1): 24 |
21. 董文忠, 季茂荣, 袁德明, 毛伟强 中浙优1号单产750kg/667m2直播旱作高产栽培技术 中国稻米, 2005, (3): 33-34 |
22. 郑加诚, 吴朋喜, 黄文胜 超级稻中浙优1号在浙南作连晚试种结果与栽培技术集成 中国稻米, 2005, (4): 29-30 |
23. 唐昌华, 尹设飞, 刘鑫, 叶仁华, 陈桂华 杂交稻新组合中浙优1号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, 2004, 19(6): 31-32 |
24. 童海军, 章善庆, 卢王印, 童汉华 杂交稻中浙优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浙江农业科学, 2004, (6): 323-324 |
25. / 优质高产多抗超级杂交稻新组合中浙优1号 浙江农业科学, 2004, (3): 166-166 |
26. 叶林鹏, 金晓珍 优质杂交稻中浙优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江西农业科技, 2004, (6): 46-47 |
·据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历年汇编数据统计,该品种1982年以来累计推广超过2478万亩. | |
---|---|
单年推广面积,略... |
·以上信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科技信息中心提供(未经允许,不得复制) |
---|